从20年前风靡全国到没落,台湾影视剧是如何把自己“玩坏”的 ... - 经典港台 - 猪豆荚 - Powered by Discuz!

从20年前风靡全国到没落,台湾影视剧是如何把自己“玩坏”的 ...

发表于 2023-1-5 14:16:02 | [复制链接]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20年前风靡全国到没落,台湾影视剧是如何把自己“玩坏”的 ...


9月26日,中国台湾电视金钟奖如期举行,与之同一天揭晓结果的,还有内地的电影百花奖,同样是分量不轻的奖项,但……大家懂得,金钟奖的关注度要远远低于百花奖。



曾几何时,台湾电视剧在内地也是部部顶流的水平,现在去采访一下80后,他们当年追星的对象,绝大部分都是港台艺人。



别的不说,就拿《流星花园》举例,赞它一句“偶像剧鼻祖”,怕是没有人有异议,贫穷少女和N个花美男之间的故事,现在仍然在各大影视剧中上演,但这个先河,国内恐怕还是台湾开的先例。



不追溯影视剧的起源和漫长的历史,从人民生活水平好转,家家都有彩电、能观看到各种影视剧开始算,其实也就是九十年代开始的事情。
从2000年风靡内地到没落,其实台湾影视剧真正红火的岁月,不超过15年,这十几年中,台湾影视剧到底是如何把自己“整没”的呢?
要知道台湾影视剧怎么没的,我们首先得知道它怎么来的。
翻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剧目,内地总体偏向于拍摄名著、历史等题材比较严肃的电视剧,比如《秦始皇》、《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乌龙山剿匪记》,而这个时候的台湾影视剧,正处于言情剧的笼罩下。







琼瑶阿姨提供了非常多的言情新思路,《烟雨蒙蒙》、《庭院深深》、《昨夜星辰》等,所以其实从八十年代起,台湾就已经具备适合偶像剧生长的土壤了。





首先,台湾是一个小岛,面积不大,拍不了祖国内地这种气势恢宏的史诗剧;其次,言情剧泛滥其实是市场做出的选择,当时台湾和香港、日本之间的影视相互学习、改编的情况非常多,武侠和言情两大市场,台湾都有抓住。
其实,电视剧的火爆,首先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观众家里至少要有电视机”,这也就是为什么内地的影视行业从八九十年代才开始逐步腾飞,因为大家手里有钱了,买得起电视机了,有电视机,有媒介,才能看电视剧吧……
而反观当时的内地,由于经济水平问题、技术问题和市场选择,我们还没有那么多的影视剧题材可供选择,即便是在电影市场,如今的大导演们首选依然是五六十年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整体还是比较严肃。



因此,当港台歌曲、电视剧涌入内地时,观众震惊了:电视剧还能这么演?
正如第一次听邓丽君开口唱歌一样,这股港台风将内地观众的心吹化了,多彩而曲折的剧情,一张张姣好年轻的面庞,屏幕上缠绵悱恻的爱情歌颂,彻底俘获了他们。
台湾影视剧,火了!
一、辉煌期

当时红起来的台湾演员们,即便放在如今,也是响当当的老戏骨,比如刘雪华、张晨光、刘德凯、金士杰等等,哪怕是退居二线不再活跃的郑家榆、陈德容,观众们回想起她们的作品,依旧能想起她们的面容。





对于资本来说,哪里有潜在发展力,哪里就会成为下一个市场,对于上世纪末的影视行业来说,内地就是一块潜力非常大的、还没被开发的市场。
而这里,即将引起一场港台热。
上世纪末,台湾本土的影视行业竞争已近白热化,琼瑶的作品已翻拍得差不多,逐步式微,这时候的台湾影视剧急需找到新的出口带动自身发展,于是,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内地。
1998年,《还珠格格》重磅来袭。



其实很难去界定《还珠格格》到底是台湾影视剧还是内地影视剧,因为从它的剧本、编剧和导演来看,都出自台湾,连四位主演中,也有两位(林心如、苏有朋)来自台湾,但取景拍摄都是在内地完成,这是一部台湾与内地合作的片子,在这个时期,我们就姑且将其看做是台湾影视剧吧。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赵薇会有这么高的国民度,其实非常好理解:在那个时间点,在那个时期的市场上,内地从来没有一部电视剧,是这么拍的,从来没有一个女主角,是这么塑造的,从来没有一部剧的台词,是这样说的。
简单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晚五年,《还珠格格》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响。
内地观众的热情带动了台湾影视剧引入,2001年,《流星花园》播出。



还记得小时候,周围很多大人叫它“流氓电视剧”,这就很能反映出我们当时的影视剧状况:单一、严肃,没人谈恋爱。
更别提,这些影视剧中那些俊男美女,是多么的吸引人的眼球。
其实这些造型在20年后的如今看来,多少有点非主流,但在当年,妥妥的就是潮流。



你说内地影视剧没有学吗?其实也有,但我们当时真的是停留在“学”这一步,就拿《还珠格格》来说吧,它火了之后,2001年,我们内地拍了一部叫《皇宫宝贝》的影视剧,李小冉主演,从女主人设到剧情发展,其实都参考了《还珠》,但就是反响一般,珠玉在前,对比着实强烈。



何况,台湾影视剧当年几乎是部部都能拿出新东西,观众们的思维几乎是被电视剧带着走,没别的,满心就是“电视剧还能这么拍?”
拿偶像剧举例,《王子变青蛙》开启了霸道总裁时代,哪怕到了今天,明道穿着黑风衣摘下墨镜那一幕,依旧是观众心目中霸道总裁的TOP,更别提当年的观众了。





此后,台湾偶像剧开启了刷屏模式。


《爱情魔发师》


《恶作剧之吻》


《命中注定我爱你》


《放羊的星星》
简直是随手拿出一部,就能让观众为之疯魔的情形,当时的湖南卫视黄金档,几乎都是台湾精品影视剧。
二、逐步式微

其实要问90后的童年回忆是什么,大部分说出来的影视剧,都是台湾或者香港TVB影视剧,当时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市场上什么资源都有,好剧烂剧难分伯仲。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抵就是形容内地影视剧和港台影视剧的,市场的天平不会永远向某一方倾斜,机会是留给懂得发展的人的。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内地大量引入、接收港台影视剧的同时,也在努力吸收和转化她们的力量。
内地最初没有剧本?好,学会了台湾影视剧为什么会火后,我们自己写。内地没有班底?经济腾飞之后没有不可能,我们自己组班底。内地没有影视剧市场?开玩笑,互联网经济一发展,内地到处都是市场。



就拿曾经的古偶精品生产厂“唐人影视”来说吧,港台艺人火,它就请港台艺人来演戏,《天地传说美人鱼》、《仙剑奇侠传》、《天外飞仙》、《仙剑奇侠传3》这些90后耳熟能详的影视剧,哪一部没有台湾艺人参与?



一个地区的影视剧想要输出到另一个市场,靠的是什么?第一是资金,第二是人才,第三是创意,第四是市场。
非常可惜,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它到底是太小了点,在祖国母亲经济腾飞之后,以它的市场体量,是真的很难与庞大的内地市场相比,于是,当内地的影视团队迅速崛起后,曾经作为输出者的台湾影视行业,反而处于了被动境地。

  • 1.首先是演员的外流
从刚才唐人影视请演员就能看出,当时一大批艺人涌入到内地发展,在这里有更多的粉丝,有更高的片酬,有风景更美的取景地,最重要的是,内地的广阔允许各种题材的影视剧在这里产生,很多艺人在台湾不火,干脆就跑到内地来发展了。
比如苏有朋,在《还珠格格》爆火之后,接连拍了《无敌县令》、《杨门虎将》、《倚天屠龙记》等经典作品,算是在内地观众心中占据了比较大的分量。





再比如林志颖,《绝代双骄》、《天地传说之宝莲灯》、《天龙八部》、《聊斋志异》都是其代表作。



其余的诸如明道、陈乔恩、王大陆、林心如、安以轩等等,几乎你能叫得上名的年轻演员,很少有没在内地发展过的。
人才流失的直接后果就是,台湾本地出品的影视剧竞争力削弱。

  • 2.创新能力难提高
这届金钟奖来的演员,大部分观众不熟悉,除了近年来凭借《想见你》爆红的许光汉。提名的作品,大部分观众也并不熟悉,这说明什么?



说明台湾本地区的影视剧近年来几乎没有外流过,没有输出何谈了解?
它在自我的圈子里自嗨,不了解外面的影视剧天翻地覆到了什么程度,也不了解自己的影视剧有多么的……难看,自己很难进步。



近年来,台湾还保持出圈并红的艺人,一个是周杰伦,一个是林志玲……
其实从《康熙来了》停播、蔡康永加入内地综艺《奇葩说》等等,都能看得出来,台湾近些年在文化创新方面,走得那叫一个虐。

  • 3.经济发展
至于资金嘛,这个其实不用多谈,即便是2019年火出圈的《想见你》,里面除了剧情外,人物服装和街道布景还有他们的生活方式,都还停留在内地五年前甚至八年前的水平,我们从2010年后,偶像剧中的服化道就一部比一部更高端,甚至一度高端到让网友忍不住吐槽。



与我们现在的影视剧相比,台湾影视剧显得……土。
综上所述,这几个原因相互叠加,很难不导致它的影视剧没落甚至是消失。恢复它昔日的荣光呢?我想,这个问题,大概台湾的媒体人,也在思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估计10年后韩流也会变成这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没有决战紫禁之巅,差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为什么台剧不流入内地,真实情况其实是在内地想看却没有资源,仅有的几部引入内地的台剧都质量上乘,所以说台剧没落并非事实,另一方面内地国产剧每年制作数量巨大,抢占了内地影视市场,还有现在网络对版权要求愈发严格,各大视频网都需要购买版权才能播放,进一步造成港台剧退出内地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港台流行文化的繁荣本来就是因为吃大陆红利(49年后转进香港和台湾的大陆资金,人才,文化积淀,以及那一批人的大视野和大中华格局)带来的。当90年代后期港台本土化运动兴起后,不仅仅在政治上,文化上的自我封闭也就不可避免。偏偏大陆经济也在同时期强势崛起,在资本和市场的助力下,港台流行文化加速没落就是无法改变的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人90后,我觉得有很多原因吧。政治因素也是一方面,以前我们电视是能看到台湾的一些电视台的,观众能直接接触到台湾电视剧的输出。但是反观现在,随着有线电视的普及以及数字机顶盒的普及,别说台湾的电视台了,香港的电视台都没有了。随着台湾政治日益封闭,文化交流也很少了。还有就是文化方面吧,随着观众日益多样化以及对电视剧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的套路已经很难满足现在的观众了。回看以前的偶像剧,用现在的话说叫肥皂剧。基本只是靠演员的颜值支撑起整部剧,剧情单一甚至千篇一律(基本都是霸道总裁和灰姑娘的故事),有得甚至荒诞(比如乔丹看了沉默,科比看了落泪的《篮球火》)。内容跟不上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有一部巨长的电视剧,《意难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但是现在内地拍的很多剧都很可怕,难以入眼,陷入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台剧是越来越好 但也被禁的越来越严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现在大陆的口味也提升了,那个年代港台的火,是建立在我们对于港台以外的电视剧更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现在能直接看港台的师傅,他们很多东西自然也就被抛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领先的自由行服务平台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000,000 位旅行者
920,000 家国际酒店
21,000,000 条真实点评
382,000,000 次攻略下载
中国旅游行业第一部“玩法”
关于我们
关于君达户外
网络信息侵权通知指引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
加入君达户外
旅行服务

君达官方微博

君达官方微信

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猪豆荚

GMT+8, 2025-4-9 16:49 , Processed in 0.11059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