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满江红》用嬉笑怒骂的喜剧包裹了一个厚重的内涵 - 喜剧电影 - 猪豆荚 - Powered by Discuz!

电影《满江红》用嬉笑怒骂的喜剧包裹了一个厚重的内涵

发表于 2023-2-14 20:54:10 | [复制链接]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影《满江红》用嬉笑怒骂的喜剧包裹了一个厚重的内涵


在今年的春节档电影中,张艺谋执导,沈腾、易烊千玺等主演的《满江红》是其中颇受关注的一部,当然也是我非常期待的一部。


故事始于南宋,时间置于岳飞含恨而终四年后,奸臣秦桧率兵与金人和谈。

故事的战线拉得不长,从金使被害、信物丢失,到真相浮出水面,主角反水闹事,满打满算,一个时辰。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位处山西太原的一个大院里,瓦檐遍布、高墙曲环,像是一个深邃的迷宫。

影片就在这样一个局促的空间,一段紧张的时间内讲述了一个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

完整扎实的剧本


《满江红》这首南宋名将岳飞脍炙人口的词作清晰地昭示了“古装历史”这一题材的定位,虽说它是虚构的历史,却也是真实的再现。


而虚构的剧本创作无法改写历史的进程,几乎所有观众都知道岳飞和秦桧的历史故事。

当他们都已然明晰秦桧真实的人生结局时,电影又会如何做出悬疑感呢?

这部打磨了一年多的《满江红》剧本的中心,讲述了一个传奇故事,悬疑和喜剧的结合构成了剧作杂糅风格的基础。

故事在特定的空间时间里展开,节奏张弛有度,光怪陆离,连续的反转与错落的院墙、交织的长巷、灰墙青瓦、古风窗棂、天井高墙以及摇滚风的豫剧一起,将悬念和节奏推向了高潮。

但影片却又不是故意卖弄悬念,张大和孙均的任务是两个小时,电影基本将二人的查案进度与戏外的时间同步起来。

这使得观众完全与两位主角并行,和主角同时知道破案线索、知道谁是线人,进而同时计算对手的下一步棋。

而唯一需要观众猜测的,只有张大和孙均究竟是谁?而这一点,其实,在本质上也不需要猜测。

所以,《满江红》的悬疑不是为了深不可测,而是为了加强体验。

这点,是我观影后的真切体会。

此片呈现的叙事意识最大程度上发挥了编剧在创作上的潜力,整部电影中,无一处写岳飞,岳飞却又无处不在。

所有不断反转的阴谋诡计,所有负责搞笑的插科打诨,所有鲜血喷涌的刀光剑影,到结尾都化作一曲关于“满江红”的浩然长歌,令满座的中华儿女潸然泪下。


《满江红》里每个角色的身上都是戏

在选角上张艺谋导演仍然是慧眼如炬,他仿佛能看到演员身上的各种可能性,给电影中的角色找到最灵魂的塑造者。

沈腾“不太正经”的形象在喜剧电影里一直是票房扛把子。影片中,沈腾演绎了《满江红》里最抓人的一个小角色张大。


在人物形象上张大油奸耍滑,贪生怕死,见风使舵,从头到脚都透着不靠谱。

然而张大这个角色的另一面则是忠肝义胆,胆小如鼠是他的伪装,一片赤诚才是他的内心。

无疑,沈腾承担起了电影中的喜剧看点,同样也让观众看到了他的可塑性,他饰演的张大,一举一动都把人物的外在形象刻画得很鲜活,相信这会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宝贵飞跃。

由易烊千玺饰演的孙均,让我看到了他的成长。


孙均这个角色外表冷酷,心狠手辣,声色不惊,但骨子里却是忠肝义胆之人。

在影片中,易烊千玺演出了人物杀伐果决的冷酷,也演出了角色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

另一个让人惊艳的是岳云鹏,武义淳是一个胸无点墨又仗势横行的人物,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演员的特点,他自带喜感的脸上让人物在几次三番的争斗中有了戏剧性极强的反转。


雷佳音的实力毋庸置疑,他已经不止一次在张艺谋的电影里饰演反派了,一脸忠厚老实相的他这次塑造的秦桧穷凶极恶、阴险狡诈。


同样塑造反派的张译饰演的宰相府总管何立冷血又凶残,脸上就写着奸诈阴险四个大字,连笑容都有种让观众捉摸不透的阴冷。

一众演员中,无疑,这两位的反派形象让两位演员表现得淋漓尽致,拍案叫绝。


可见,张艺谋选择演员时眼光的“毒辣”,包括郭京飞饰演的王彪、欧豪饰演的郑万,还有即使只有短短几个镜头的由魏翔出演的金兵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张艺谋的情怀表达


《满江红》上映后,张艺谋接受采访时说:“当我大声把中国的文字如此隆重吟诵出来,我为我们的文字感到自豪,在我的观影经验中全世界没有一部电影的结尾是一段文字,而文字就可以产生高潮——

它里面的核心内涵是家国情怀。

相信很多中国人从小就听‘岳母刺字’,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把它通过我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承,是我儿时的梦想,所以我喜欢这个设计”。

在电影里,《满江红》这首词,是一切真相的最终焦点,它像经过放大镜折射在纸上的一枚光点,是桃丫头趴在石狮子上背诵出的野火之源,也终于在全军的复读中渐成燎原之势。



历史的反叛和浪漫主义


有不少观点诟病《满江红》,认为秦桧不配背诵《满江红》,这是侮辱岳飞。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影片中,张大一行人的表层目的是揭发秦桧的变节、刺杀秦桧,但张艺谋把这场复仇上升到了象征领域:文字与记忆。

在后面我们都知道张大其实是故意放弃了这封信。也就是说在张大——或者说张艺谋——的价值序列里,岳飞的词要比秦桧的信更重要。

这也是影片设计最巧妙之处:秦桧的信是邪恶的证据,凭此张大等人可以在天子面前扳倒秦桧。但张大最终选择了岳飞的词,这也意味着他不再相信皇帝能主持这个公道。


他并不单纯地认为上面的想法就是好的,仅仅只是下面的奸臣惹的祸。

那么真正能主持公道的是谁呢?

是能记住这首词的人民群众。

在设定中,只有秦桧能背出这首词,所以他们要完成的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在历史和人民面前,逼迫岳飞的死敌发出岳飞的声音。


一首《满江红》,承载的是一份必将驱除外敌的信念,传播这份信念的意义,远超一个乱臣贼子的生死。

监牢墙上剐净的字,会随着水渠沟流淌向虚无,但那消失的字与真相,总有一天会再次相传于黎民百姓的口舌之中,徜徉在普天大众的心血深处。

曾经的影片《英雄》中,刺客们不惜以命做局,也要博得一个接近秦王的机会,但却在最后时刻,为了天下和平选择不杀秦王。


同样的,《满江红》在一群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死亡接力中,指向一场必然无果的刺杀,但却在结局揭示出了终极反转:刺杀秦桧从不是真正目的,从其口中逼问出岳飞的遗言《满江红》,并使其公诸于世,才是这场大戏最核心所在。

反叛的另一方面,是张艺谋的浪漫主义。比起用于对簿公堂的证据来说,词属于情感,属于个人,属于文化,它,需要人们传播和记忆。

这可能就是张艺谋拍电影的信念之源,文字性的信息是重要的,文学有时候比科学更真。


嬉笑怒骂的喜剧外衣包裹了一个厚重的内涵


穿过历史云烟,《满江红》这首词是如何流传至今,历史真相又是如何得以存留存的?

张艺谋导演并未有意讲述一个缜密的历史故事,而是借用流动的媒介呈现了历史本身。

从写在墙壁上的文字到人们的口口相传,从说书到戏曲,再至电影本身,都在共同参与历史记忆的延续和传播。

那些被强权抹去的字并不会消失,它们留在世人的心中,这份极致的浪漫交杂着悲情与理想,而它正是“比生死还重要的事”,穿过银幕,直抵观众的灵魂,于此,再次完成了新的传播——“从此,这世上有了《满江红》”。

对于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不切实际的影评和莫名其妙的评分,可以勿略不计


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的坚持和热情,张艺谋始终没有丢掉的是骨子里的悲壮,和为了与自身生活毫无关联的某个伟大的理想。

电影影评从来都是极个人的想法,并不能代表所有,然而能够引起大部分人共鸣的才是众望所归的东西。

在豆瓣评分里,《满江红》的评分已经跌到7.5分,可能还会更低。


这样一群如草芥般的平民,他们为了自己心目中偶像的临终遗言尚可前仆后继,为什么我们要抱着怀疑一切的态度去否定至今仍在勤勤恳恳为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奋斗的电影人呢?

不知道是人们的欣赏品味变了还是价值观变了?

一部完整的故事片被诟病出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而类似于《白夜追凶》这样一部有头无尾的烂剧却还在被标榜为悬疑剧的天花板,试问,这些影评评分从何而来?

的确,客观的说,这部影片确实有弊病,例如有一些情节反转尚缺让人信服的铺垫,但整体而言瑕不掩瑜。

从电影艺术层面,《满江红》有无可避及的创作遗憾,毕竟我们无法强求73 岁的张艺谋,能够在如今的环境与心气中,做出一部无可挑剔的影片,没人能够做到。


电影所于我的,始终都是人性底色的那一缕温暖。

对于《满江红》,是一种应当广布天地的精神与信仰,这是独属于人类文明的精神浪漫,它融于文字里,并将以影像为介质,在后辈脑海里熠熠闪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领先的自由行服务平台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000,000 位旅行者
920,000 家国际酒店
21,000,000 条真实点评
382,000,000 次攻略下载
中国旅游行业第一部“玩法”
关于我们
关于君达户外
网络信息侵权通知指引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
加入君达户外
旅行服务

君达官方微博

君达官方微信

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猪豆荚

GMT+8, 2025-4-9 15:59 , Processed in 0.0827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