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剧作硕士干货-戏剧/电影 五十多本编剧书大总结!六千字 ... - 喜剧电影 - 猪豆荚 - Powered by Discuz!

电影剧作硕士干货-戏剧/电影 五十多本编剧书大总结!六千字 ...

发表于 2023-3-6 07:32:31 | [复制链接]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影剧作硕士干货-戏剧/电影 五十多本编剧书大总结!六千字 ...




戏剧剧作理论书



电影剧作理论(方法)书

从本科戏文到硕士的电影剧作方向以来,算是看了许多电影和戏剧的剧作理论 / 技法的书籍,这两张图的都是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剧作书目,但并非都推荐,所以这篇帖子将史无前例的将图中的每本书都简要地做一个短评,并1-10客观打分,方便筛选和排雷。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就算是不太好的书,读了之后能辩证思维去发现它的不足之处在哪也是很有价值的。
可能会有人问,既然是主攻电影剧作,为何图中戏剧剧作的书目占比那么重。电影剧作理论大部分承袭于戏剧剧作理论,而如今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电影剧作书都是剧作方法论,非剧作理论。因此,还是先谈戏剧剧作理论比较稳妥。
图一戏剧剧作理论书(从左到右)

《戏剧本体论》、《论戏剧性》——谭霈生——10
都是谭霈生先生的戏剧理论著作,个人认为是中国戏剧理论界的巅峰。《论戏剧性》常被推作是编剧必读书目,但由于书中例证多是戏剧作品,而急于求成的编剧初学者只会谈影视,导致阅读此书时发生理解的参差。但只要了解每部涉及的戏剧再去细读,将会更加扎实。另外,《戏剧本体论》常被编剧理论界忽视,大致是由于学理性比《论戏剧性》强,看起来没那么有“干货”,可惜的是很多人都没能看透第二章的“情境逻辑模式”在创作方法论上的惊为天人。
《诗学》——亚里士多德——10
世界上最早的剧作理论书。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都把亚氏的三段式结构跟悉德·菲尔德的三幕剧混淆在一起。其实都是极其基本的问题,无须挂齿。不过,我认为《诗学》最有实用价值的是集中在16-18章,关于突转和发现的使用技法,直到现在也十分常见。
《闲情偶寄》——李渔——8
中国最早涉及剧作理论的书。只需看其中的“词曲部”。虽然中国戏曲观念与西方戏剧观念较为不同,但《闲情偶寄》和《诗学》却在“一事一线”的结构论述上不谋而合。“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脱窠臼”等几个版块较有价值。结构方面的“大收煞”和“小收煞”较为实用。
《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约翰·霍华德·劳逊——8
六十年代传入中国的剧作理论书,劳逊继承了布伦退尔的“意志冲突”,提出的“社会性冲突”曾在某个时期一度被中国编剧“误用”。不过,前几章对于戏剧史的总结较有价值,其后的“冲突律”的详述也值得细究,虽然分为了戏剧和电影的版块,但两者大抵相似,重点仍是戏剧理论。阅读前提还是得了解里面涉及的戏剧作品。
《戏剧技巧》——乔治·贝克——8
贝克着重强调“动作与情感”,书如其名,确实十分偏重剧作技巧。里面列举了大量剧本原文的段落,阅读起来不会因为没看过相关戏剧而理解乏力。里面的许多技法现在读起来依然不过时。
《剧作法》——威廉·阿契尔——7
谈阿契尔一般谈他最著名的“激变说”。此外,阿契尔与劳逊关于布伦退尔的“意志冲突说”的争论也常被后人提及。在技法层面,个人认为《剧作法》总体略逊《戏剧技巧》一筹,学术性也不算高,但是某几个章节(如10、14-15章)关于预示、预述、突转和巧合等论述简练精巧,价值较高。
《戏剧性戏剧与抒情性戏剧》——何辉斌——7
应该是作者的一篇博士论文或学术专著,比较系统地从情境、行动、结尾方式等方面总结了中西方戏剧的差异,不仅考究了中西剧作理论的差异,还溯源到了中西方文化视野的区别,十分有趣。
《情节剧》——詹姆斯·L·史密斯——5
情节剧的概念跟三幕剧与三段式一样,经常被混淆,甚至多数时候这种类型总带有贬义。不过,这本书读起来还是比较通俗的,列到的几种情节类型跟《救猫咪》的十种电影类型性质一样,没啥实质的性质。对现在的商业片而言,佳构剧的方法论反而更有用,情节剧在创作理念上佳构剧相近。所以这本书读读无妨。
《编剧理论与技巧》——顾仲彝——7
顾仲彝先生是已故的上戏教授,这本书出于六十年代,虽然基础但也难得系统,一些著作的引述也比较全面,十分适合剧作理论入门者。不过顾仲彝也是“意志冲突”的支持者,某些倾向难免偏颇。
《编剧艺术》——罗晓风 选编——6
这本书主要编译了一些国外戏剧创作与理论的研究资料,第一节就是布伦退尔的《戏剧的规律》。其他的几篇可读可不读。
《汉堡剧评》——莱辛——7
莱辛对十八世纪的戏剧的一些评论,也涉及一些剧作理论点。莱辛是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前驱,主张“性格真实”的论述部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此书大部分戏剧例子观众未曾耳闻,读起来颇为吃力。
《现代悲剧》——雷蒙·威廉斯——8
学术性较强,个人很喜欢里面的许多理念。作者关于传统与现代悲剧的深层区别很有见解。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现代的悲剧是从英雄到受害者的、自我实现与疲乏的社会现实秩序之间无法满足的悲剧。
《小说面面观》——E.M.福斯特——8
严格来说,它不算剧作理论书。但其中的一些故事技法却又十分贴合戏剧与电影。
《现代戏剧理论》——彼得·斯丛狄——9
精辟。虽然谈了“戏剧的危机”,却把传统戏剧中很多实质性的东西凝炼出来,并且关于每个剧作家的技巧方面都做了一针见血的总结,使其在剧作方法上也极具研读价值。
《论影剧艺术》——谭霈生——7
先生的几篇论文合集,有几篇还谈到了电影部分,但不深。这些论文都收录在了后来的《谭霈生文集》里。
《西方现代剧作戏剧性研究》——陈世雄——8
作者在上戏毕业时的硕论。主要从传统戏剧与契诃夫、布莱希特和荒诞派戏剧做比较。通读下来理论点明晰,有一部分已经涉及到剧作方法论,全文仅7.5万字,建议阅读。
《世界名剧欣赏》——谭霈生——9
先生对十部经典戏剧的剧作分析,阅读起来如同电影拉片。每部的侧重点都不一样,会涉及许多关键的剧作理论点。
《戏剧艺术的特性》——谭霈生——8
如果说“情境逻辑模式”在《戏剧本体论》最终定型,那这本书就相当于的情境论的初稿,也谈了狄德罗强调的情境论观点,简明扼要,可作为《戏剧本体论》的补充。
《戏剧剖析》——马丁·艾思林——7
很薄的一本小册子,“戏剧是艺术能在其中再创造出人的情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最具体形式”,书中的这句话是重中之重。此外没有印象深刻的点。
《论戏剧情节》——古斯塔夫·弗莱塔克——8
弗莱塔克提出的“事件对人的影响”、“内心向外的反应”等论点意义深远。
《美学》第一卷——黑格尔——9
黑格尔的戏剧论述分别在第一卷和第三卷(下),其中关于“冲突”的论述极为重要,但由于其哲学倾向,部分论点较为抽象,当时自己研读的时候反复琢磨才算理解。
《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7
剧作家自述作品和理论的合集。其中左拉、斯特林堡、萧伯纳、易卜生、阿瑟·米勒等人的论述较有价值
《现代戏剧的理论与实践》——J·L·斯泰恩——8
偏向于理论史的梳理,从自然主义说起,不同的剧作家对各自流派的贡献很有意思,同时具备作品分析以及对理论的“反哺”。
《世界戏剧学》——余秋雨——10
同样是戏剧理论史的梳理,加上余秋雨作为学者敏锐的一针见血,整部著作读下来非常通畅。书背的推荐语是“两位最优秀的编剧表示这本书对他们专业帮助最大。”一般结合周宁主编的《西方戏剧理论史》阅读,互相补足。因为一直以来,传统戏剧理论都是剧作中心论,直到现代转为剧场中心论,所以还是有很高的剧作理论研读价值。
图二电影剧作理论书

《电影编剧学》——6
这本书和《电影剧作概论》其实是同一本,只有小部分修订。作为电影学院的剧作教材,如今看来只能说是不过不失。
《电影剧作观念》——7
电影学院的剧作硕士论文集,里面有几篇探讨了剧作更深入的潜意识、非整一结构的对话性等问题。建议有一定理论基础后再读,效果更佳。
《电影编剧学习》——7
严格来说这是一本电影学院硕士毕业剧本集,整体质量不错,附有部分学者点评。
《故事的解剖》——罗伯特·麦基——7
《故事》的台湾译本,读起来比大陆版思路更清晰。虽然大家都在吹麦基,但当你把戏剧剧作理论读透后再看《故事》,会发现有些地方(第二章·故事的要素)没说完整,有的地方(第三章中的触发事件)比较偏狭,当然也有很多地方会有不错的见解。如果匆忙入门,选择《故事》起码不会踩雷。
《对白的解剖》——罗伯特·麦基——8
《对白》的台湾译本我没看过大陆版本。个人而言,它的价值比《故事》要高,并且实用性更强。台词写作涉及的核心是情境,在书中这一部分涉及较少,甚是可惜。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夏衍——5
虽然是元老级别的电影剧作理论书,但囿于时代原因,如今读来价值不高。(也因为同类书目有太多替代和补充)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悉德·菲尔德——7
在国内,与《故事》地位平起平坐。电影的三幕剧开创者,但书中观点有“唯冲突论”之嫌。不过也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并反复出现——“人物的实质就是动作”。
《电影剧本的结构》——新藤兼人——6
新藤兼人是日本的著名编剧,书中也列了《裸岛》的剧本原文和创作意图。理论方面先从莎士比亚的戏剧说起,再延展到《玩偶之家》及电影,但理论涉及不多,并且穿插了一些漫谈,虽书名是讲结构,但整本著作方向感很弱。
《电影剧作的行动统一论》——张东钢——5
戏剧是动作的艺术,而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的虚拟认知,动作当然也是重心,当人物动作结构了情节线,在电影的时空中通过怎样的叙事逻辑来统一,是本书的重点。无奈部分章节过于啰嗦,导致读起来较为乏味。
《剧作技巧》——皮埃尔·让——7
听说是法国的影视教材,篇幅不大。前面的章节竟也有对好莱坞剧作法进行一些思辨,通篇读下来还算是简明扼要,不过不失。其中“情节”和”人物“两章较有价值。
《剧作练习》——让·克劳德·卡里叶儿、帕斯卡尔·伯尼茨——4
同样是法国影视教材。谈了一些写剧本要注意的事项,没有前者的明确干货,意义不大。
《电影剧作常识100问》——刘一兵——6
罗列了一些基础的剧作问题答疑,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另外,刘一兵老师是上戏出身,所以其中的电影剧作的理论点也渗透着比较厚实的戏剧剧作理论素养。
《电影电视编剧知识和技巧》——L·赫尔曼——6
非常小的一本册子,容纳了29章节的内容,大部分都不算完整。但其中主题、情节与人物、契机、倒叙等章节有精辟见解。
《虚构的自由——电影剧作本体论》——6
虽说是新世纪电影学论丛书目,但”新“的东西不多,部分篇目回归或观照了传统戏剧剧作理论。
《剧本结构论》——野田高梧——8
理论性和实用性平衡得比较好,竟然还引用了弗莱特克的情节金字塔这个瑰宝。
《故事写作大师班》——约翰·特鲁比——7
我认为比《故事》更适合编剧初学者。虽然也犯了很多方法论剧作书的通病:就是很多技巧过于片面又不做拓展和深入辩证。所幸作者看问题比较透彻,里面提到的一些技法也算够用。
《电影剧作笔记》——黄丹——9
收录了30部电影的剧作分析,在我心目中地位等同于谭霈生的《世界名剧欣赏》,作者直切影片要点,条分缕析,立论分明,是非常不错的剧作学习素材。
《重估线性叙事的价值——以小说与影视为例》——杨世珍——5
一本博士论文,围绕现代小说影视作品中线性叙事与反线性叙事孰轻孰重的论辩。但通读下来,未能找到有新意的观点,老调重弹。
《千面英雄》——约瑟夫·坎贝尔——7
我们常谈的“英雄之旅”的模式,基本出于此书。但无论“拒绝召唤”也好,“跨越第一个阈限”也罢,把它对标当今的商业电影,虽有契合之处,却都是些浅显的步骤。也就是说,如果不融入新的理念,或者在“旅途”中敢于做变形,并且深究变形背后的叙事逻辑,难免陷入千篇一律的沼泽。从神话学的角度切入故事原型,是一件好事,这本书的价值也在于此。
《编剧心理学》——威廉·尹迪克——6
心理学是可以作为人物动机的复杂性支撑点,正如现代戏剧已超越了布伦退尔式的意志冲突,冲破意识的外壳,探索潜意识的王国,才有表现主义之后的各流派剧作。但心理学的处理终归是局部,只是人物心理动机的一个横断面,涉猎一下无妨。
《电影中的复合叙事》——彼得·F·帕尔莎——5
“网状叙事”的概念由大卫·波德维尔在《电影诗学》中提出,其实在本来就糅杂的板块式叙事类别之下,强行区分每一种非线性叙事模式难免有些削足适履。这本书介绍了其中几种,意义不大。只能作为非线性叙事剧作的初步了解。
《影戏剧本作法》——侯曜——5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本剧作书影印本,作为国内电影剧作法的考古可以稍微看看。
《电影编剧的秘密》——芦苇、王天兵——6
芦苇的编剧访谈录,了解银幕背后的剧作者意图,有部分内容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布莱克·斯奈德——6
《救猫咪》风行国内,18个节拍表更是被广大不那么懂行的编剧效仿。其实这本书价值是有的,但还是停留于浅显层面,了解其背后的机制,便无须再看。所列的片子类型局限性太狭窄,不如《故事》拓展得全。
《救猫咪II——经典电影剧本探秘》——布莱克·斯奈德——5
《救猫咪》的第二部,将前作提到的始终故事类型,一一从节拍表解体说明,但遇到模糊的地方总会强词夺理,削足适履,遇到较真的人很容易被反驳。
《救猫咪III——反击战》——布莱克·斯奈德——4
狗尾续貂的补充,剧作法部分重复第一部,没有必要。
《好莱坞的叙事之道》——大卫·波德维尔———7
关于复杂叙事的探讨十分有干货,作为《电影诗学》的补充,这本书更为通俗易懂。
《编剧的艺术》——拉约什·埃格里——7
严格来说,这本书应该归类为戏剧剧作理论。书中列举的绝大部分例子都是戏剧作品。在我看来,其实以戏剧为例更聚焦于人物动作的技法分析,这本书做到了比前面的电影剧作书目更深的一层。
《周末热炒店的编剧课》——东默农——5
挺风趣幽默的一本编剧法书籍,浅入浅出,对初学者而言没什么门槛,但也可能最后汲取到的营养也不多。
《编剧课:故事的产生于确立》——刘德濒——7
关于故事核心创意以及创作意识的讲解比较受用,比起其他信手拈来的剧作法书目,此作更具学者的严谨性。
《剧本设计学》——林黎胜——6
前两章是本书重点,但是也存在大量片面性需要补足的内容。作者引著的书目都是《故事》或后浪自身的一些书,注定理论水平不会高。
总结

戏剧/电影的剧作书当然不止上述这些,有部分电子版书籍因未购入实体,所以并没有纳入评析。之后有时间会继续对已列的书目进行更详尽的评价补充,如有热度,再把未列的书目添予其中。
有一个永恒的问题是:剧作理论书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众说纷坛。我认为,大部分人所说的看了许多理论书,还是写不出好剧本的死循环,根源在于创作不仅跟理论书有关,还跟个人审美素养有极大关联。另一个原因是没有读透理论书,表面皮毛难有用武之地。所以,还是先静下心来看书吧。
此前花了十多个小时,带着辅导的学生内部研读《剧本设计学》的前两章,补充和纠正了书中很多的理论和技巧点,深感理论和技巧的间隔还是需要认真思考探索。之后打算带他们研读《故事写作大师班》。这本书的研读聚焦于剧作技法层面,期待到时的成果。
目前尚有名额,欢迎对剧作理论技法感兴趣或者需要剧作辅导的朋友一同参与研读与剧作学习

关于其他剧作方面的问题,可以看下我的其他回答:

如何考北电,中戏编剧专业的研究生?
看完了编剧理论书,却写不出复杂剧本,怎么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领先的自由行服务平台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000,000 位旅行者
920,000 家国际酒店
21,000,000 条真实点评
382,000,000 次攻略下载
中国旅游行业第一部“玩法”
关于我们
关于君达户外
网络信息侵权通知指引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
加入君达户外
旅行服务

君达官方微博

君达官方微信

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猪豆荚

GMT+8, 2025-4-9 16:34 , Processed in 0.14147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