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丨《全面失控:1999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人造灾难 - 灾难电影 - 猪豆荚 - Powered by Discuz!

影评丨《全面失控:1999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人造灾难

发表于 2023-4-21 10:37:21 | [复制链接]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评丨《全面失控:1999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人造灾难




导演李安的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试图重现1969年音乐史上颇具魅力宣扬爱与和平的三天三夜,但与首次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不同,1999年却是一场三天三夜的大灾难。里面工作人员说:「那简直像是一场战争!」参与活动的人表示他们像是活在贫民窟。


史上最暴走的音乐节,伍德斯托克音乐节音乐重现的殒落
音乐带来的激情牵引着情绪,我们可以随音乐疯狂摇摆,也能让音乐带给我们心灵上的安定与治愈悲伤和佳节欢乐。虽然学音乐的孩子并不能变成圣人,但参加一场音乐会享受狂欢也是在有限的人生里一种不错且特别的选择,但是有时候一场美好的音乐会,可能会在各种原因下变成你想象不到的大灾难。
《全面失控:1999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探讨1999年有人试图复制69年经典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音乐祭,但却在各种原因推波助澜下,造成了一场美国演唱会史上最大灾难的纪录电影。由当年的主办方、参与者、工作人员和表演者,加上各种官方提供的历史与新闻画面,重现当时一团乱的199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全面失控:1999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什么电影?
你有听过最糟糕的音乐节吗?例如乐团爽约不来、摆高姿态,或是遇到让你不爽没有规矩的歌迷,还是场地窄小又非常脏乱跟官方宣传不同,还是欺诈与各种高额付费设施等等。在2019年的纪录片《地表最烂:FYRE豪华音乐节》就曾带大家回顾美国2017年失败的音乐活动「FyreFestival」所发生一堆狗屁事。
对于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许多不常接触音乐的人第一次听到,应该是拍摄《卧虎藏龙》、《断背山》的金奖导演李安在2009年所拍摄以嬉皮、地下音乐为主的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试图重现1969年音乐史上颇具魅力宣扬爱与和平的三天三夜,但与首次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不同,1999年却是一场三天三夜的大灾难。



纪录片《全面失控:1999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用许多新闻提供画面和一些参与当时音乐节活动的人提供的影片,加上当年主办工作人员和参与者还有出资官方、媒体记者一起访谈,还原这个本来该延续过去伍德斯托克音乐节音乐祭典爱与和平步调的音乐活动,为何到最后荒腔走板?
里面工作人员说:「那简直像是一场战争!」,参与活动的人表示他们像是活在贫民窟,没有干净的水可以喝、贵得要死的食物、脏到可怕的流动厕所,更恐怖的还有不受控的人群和烈阳高照,让整个场面无比混乱,终于在最后一天一切的怒火爆发了。



《全面失控:1999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分析与延伸:
要讨论这部电影,就得先了解最出原型的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要先将1969年的版本和199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两者分开来看。其实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并非一场完美的音乐节,除了太多人潮涌入造成交通阻塞外,也因为远超过主办方控管,且有各种不完善的措施。
但当时四十万人涌入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却在没有暴动和抢劫或不尊重任何人的情况下圆满落幕,四十万人在这三天里睡在牧场的草地上,和维持厕所的清洁与享受大自然池浴,和许多一流歌手、团体演出嬉皮乐,让大家享受音乐与和平。虽然有遭到附近居民抗议,但整体来说是许多人都意想不到圆满落幕的超大型音乐会。



1984年后,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原址建立了纪念碑,保留原本的风貌,让不少听闻事迹的人可以到此参观,并且搭建了舞台作为音乐活动使用。2008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博物馆开幕。博物馆里展览了纪录片段与60年代嬉皮文化宣扬的和平理念观,并记录这40万人在此因音乐保有和平的传奇故事。
而1999年再开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虽然由主办创始人原班人马试图创造年轻一代的音乐活动,但却因为许多因素反而让这一代的年轻人留下另类的「深刻」印象,也从1969年的传奇音乐节,摇身一变成为「音乐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演唱会活动。」



《全面失控:1999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值得一看吗?
我认为这部纪录片整体来说控制得很不错,用每集一个小时的内容来讲述当天发生的状况,一天一集,并且除了演出排序之外,也不停带出许多1999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整体问题,有意思的是错误并不是全权在主办方,而是听众、表演者、主办单位各自都推了一把。
其实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年是严重负债的,有了这个经验,这次主办方一开始就想要剥削参加活动的年轻人一把,将许多食物商品都提高了价格,让来参与的年轻人根本消费不起而心生不满,且也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也无法排解环境卫生和人流秩序,可以说是越接近结束越脱序。
表演艺人因为风格不同,有嬉皮风格接近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音乐曲风的音乐团体,但也有些是以反应社会不公激烈的乐团,而使得观众情绪受到鼓动,甚至乐团怂恿民众砸东西宣泄情绪,渲染观众的情绪,然后拍拍屁股离开让主办方清理善后,就一度引发音控室的工作人员被激愤的民众包围的危险状况。



观众参与这场音乐节里有着不少脱序的行为,例如在那个年代有许多女性在这场音乐节受到男性的调侃并且性骚扰,但在那个年代女权运动的发声还不像现代一样受到注目,许多人来这里不是享受音乐而是来骚扰女性、嗑药、打炮,也对台上的表演者和主办单位不尊重,最后甚至引发拆台火烧场地的局面。
我认为199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虽然被称为:最臭名昭著的演唱会活动之一。但以表演和现场的气氛带动来说,它还是别具魅力的,虽然纪录片说了很多现场不堪的事情,但却没有否认表演精彩度和乐迷的激情。而唯一绝大部份的责任还是在于主办方吃相难看的贪婪,与听众素质需要被培养。
也许未来哪一天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又卷土重来,希望到时候是那个与1969年一样,充满爱与和平,对未来有希望的年轻人看着星空、听着音乐和喝着啤酒的音乐美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领先的自由行服务平台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000,000 位旅行者
920,000 家国际酒店
21,000,000 条真实点评
382,000,000 次攻略下载
中国旅游行业第一部“玩法”
关于我们
关于君达户外
网络信息侵权通知指引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
加入君达户外
旅行服务

君达官方微博

君达官方微信

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猪豆荚

GMT+8, 2025-4-7 12:03 , Processed in 0.1115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