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剧作)全国第五名经验分享 ... - 喜剧电影 - 猪豆荚 - Powered by Discuz!

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剧作)全国第五名经验分享 ...

发表于 2025-3-19 21:53:30 | [复制链接]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剧作)全国第五名经验分享 ...


大家好,我是22届的湃大星赵欣然。在校考中取得了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剧作)第五名的合格证。


现在也如愿被录取了,马上就是一名北京电影学院的大学生了!
报名班型:
编导全程课、暑期集训营、统考集训营、考前集训营
录取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剧作)专业
走上艺考这条道路或许能算得上命运使然。在知道编导艺考前,我对自己未来的专业规划,无非是去读中文系新闻系这类与文字打交道的专业,我一直坚信自己脱离了文字创作无法养活自己。


神秘“网友”让我下定决心学编导
我上高一的时候,我在知乎发表的小说有了一定的热度,因为这篇小说,我结识了一位“网友”。
后来跟这位网友的关系越来越好,我们经常在知乎上聊天,我甚至觉得这种随缘的聊天方法还挺有意思的。
后来这位“网友”通过编导专业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我觉得她的经历很传奇,于是也想了解一下这个编导专业。


我的“网友”就向我介绍了编导艺考和湃乐思。这位“网友”就是李蒋玥师姐。
受到蒋玥师姐优秀的成绩影响,我几乎没有犹豫,决定选择艺考,第二天就报名了湃乐思。
也是因为蒋玥师姐的解说,我一开始的目标就很明确——艺术类院校的戏文专业。亦或再明确一点,中戏或北电的戏文专业。戏文满足了我一直以来“以写作为生”的希望,又区别于文化类专业的偏理论方向。跟它简直能称上相见恨晚。
  正因为一开始就目标明确,所以我在校考时期并没有过多犹豫与纠结。大家最好也能尽早明确自己的目标,是只想走统考,还是也想校考,又是想考什么专业,哪些专业适合自己。这些问题一定要仔细想清楚,当然,湃乐思的老师们也会帮助你分析自身的条件和适合填报的院校专业。以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其实论起报名时间,高一暑假报名的我算是早的一批。但惰性使然,我的网课进度始终不算快,时常被班主任催作业催到过意不去。
暑期集训奇妙奔现
除了网课,暑期集训绝对是最独特的一次体验,有师姐们当导师指导、分小组学习、满满当当的课程、小组的作业任务。
而我的小组导师碰巧就是介绍我来湃乐思的蒋玥师姐,算是一次奇妙的奔现了。





(绿色外套的就是我,和蒋玥学姐同框啦~)

暑期集训让我燃起了对电影艺术的崇敬,认识了许多至今关系很好的优秀的朋友,更是提升了不少专业水准。



(我们班的革命友谊)

在来之前,我根本连影评跟故事怎么写都没摸清楚,更别说校考所会考察的自我介绍和即兴评述。
集训每天早上的考试大大提升了我影评故事的写作能力,而宵课和自我介绍课程及开营结营的面试,让我提高了自我介绍和即评的应对能力。



(我们组小合影)

暑期集训最印象深刻的地方果然还是结营晚会。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被分配了不同的任务,我们小组则是负责晚会的整个流程,从前期准备到彩排到晚会。结营考试结束后,我们当天都没吃晚饭就跑去会场准备。调试设备,确认流程、道具,布置会场……还有酒店的阿姨特地打了视频电话帮我们问音响跟话筒怎么开哈哈哈。
记得墙上的气球总是粘不牢,我们一气之下干脆扔在地上不管。记得同组的钰婷跟芷瑜作为总导演跟制片是最忙的两个,跑前跑后负责cue流程。当晚我坐在离舞台很近的地方,为了帮着盯电脑放PPT,好处是可以纵观全局,什么事情都能帮一下,坏处是合影怎么照也照不到我。



(集训最后的合影,第一排最左总算是有我了)

不过我们全组的同学大都如此,坐在最边边角角的地方,方便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组最小的宇灏,他当时才高一,我们都爱叫他弟弟,负责设备的他当晚一直坐在灯光开关旁边没动过。于是说是印象最深的是结营晚会,实际上还是我们小组的大家一起为结营晚会的努力,一起体会到的在幕后的付出。



(结营证书还有蒋玥师姐写信)

校考集训时,我再次去往了北京,和在暑期集训认识的朋友一起,又是全新且收获颇丰的体验。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

只不过这次的任务更重了,因为马上就要考试了,压力会更大。



(校考面试模拟)

北电戏文剧作第五名应试经验分享
关于北电的校考,我再次回想,只能总结出一点最重要的经验——早准备,勤练习。
因为疫情的缘故,名校中开展戏文校考的只剩下北电和中传。中传是最早一个开展校考的学校,也正是因为最早,经验和准备不够充足的我折戟复试。
北电算是我圆戏文梦的最后一根稻草,每一试前我都会留充足的时间准备。
初试:
初试的准备,其实在暑期和校考集训的文常测试与背诵的积累就已经差不多了。
别看刷下来的人似乎很多,我认为在湃乐思认真学习与准备的大家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不过今年北电文学系的初试风格较往年及其他系不同,几乎全是文学国学相关的题目,电影、时事、音乐和美术之类的题极少,印象中只有电影和时事各出了一道。考察的题目是诸如注音纠错、成语释意、诗词鉴赏、名著阅读这类,雷同语文题,但又绝不相同。
复试:
复试的故事写作,没什么捷径,一定是要多加练习。说到底,“故事为王”,千万要重视!
三试:
三试的面试,因为是线上,屏幕上也看不清老师的脸,所以紧张感不是很强。
书单影单是一定要准备的,老师大概率会问到。
其次的就是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了。文学系的面试氛围一向是向“聊天”看齐的,老师不会故意刁难。
最后,重中之重,所有学长学姐都会反复强调的——文化课。各大院校文化课要求普遍提高的当下,大家一定要重视文化课,小心酿成拿了证却没过线的悲剧,这样才是太可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用户楼主,楼主英明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领先的自由行服务平台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000,000 位旅行者
920,000 家国际酒店
21,000,000 条真实点评
382,000,000 次攻略下载
中国旅游行业第一部“玩法”
关于我们
关于君达户外
网络信息侵权通知指引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
加入君达户外
旅行服务

君达官方微博

君达官方微信

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猪豆荚

GMT+8, 2025-4-18 08:59 , Processed in 0.11612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