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香港黑社会到底是啥样的? - 黑帮电影 - 猪豆荚 - Powered by Discuz!

真实的香港黑社会到底是啥样的?

发表于 2025-3-23 18:20:51 | [复制链接]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实的香港黑社会到底是啥样的?


有很多小伙伴可能看过不少香港黑帮电影,应该对里边的黑社会印象深刻,大家肯定知道有夸张部分,知道香港黑帮没有电影演得那么厉害。但是真实情况如何,和电影有多大差距,今天我来说说。
先说结论:香港黑帮属于很没逼格的一群,处于各国黑帮鄙视链的底层(大陆的所谓黑社会属于cosplay不在讨论范围)。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香港自从开埠以来一百多年,社会结构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出现过权利的真空。而正常社会中,有政府有军队有警察有监狱,黑帮不可能有机会做大,略微出格就会被公权力打击。当然至于出格到什么程度打,是直接打个全死还是打个三分死,就看对于统治阶级来说黑帮有多大用处了。
就像我一直说的,某些政府在某些地方,因为收益不足不愿意负担统治成本,干脆放任黑帮“代理”,政府只需要管理黑帮(当然是要分肥的)就可以了,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牺牲黑帮把自己洗白。

而香港就是一个典型,香港黑帮严格说是个经济组织。本身在社会方面没有追求也不敢有追求(曾经有过,但是被暴打),一切活动都一直处在政府严格控制之下。说得难听一点,基本就是真正黑帮的模仿秀。
具体情况,我把香港黑帮历史梳理一下,小伙伴你就明白了。

1、起家

香港1841年就被英国人抢占了,英国对于殖民地和当地人的态度,就是随便压迫吸血,甚至对当地人(个别买办除外)完全就当牲口看待。西班牙人在美洲比利时人在非洲法国人在东南亚英国人在印度莫不如此,只是随着时间推进和当地人的反抗,做事的凶残程度有变化,骨子里态度是一直不变的。

也就是“我就是高级,当地人都是劣等人种。”所以英国人在香港是两套制度,地方也分成两块,英界与华界。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英国人认为中国人种不适合一夫一妻,法律上允许纳妾。虽然大陆在1930年北伐完成后就颁布了婚姻法,香港却一直到1969年才取消纳妾制度。对于管理华人,英国一直都是没啥兴趣,经常干脆从华人里找用着顺手的买办来间接管理,以华制华。
当时香港作为岭南地区,开埠以来就是三合会的重镇,三合会作为晚清民国三大帮会之一(另外两个是江浙的青帮和四川的袍哥会)的历史传承很久。

这个民间组织就是反清复明的洪门(也就是天地会)转型而来。至于三合到底什么意思,能找到的就有十几种说法,真实性难以分辨。不过考虑到当年会进入帮会的人员,教育程度应该都不高,我比较接受简单明了的说法。
所谓“三合”是“洪”字的三点水(看字形三点水有汇聚在一起的形态)。那个著名的对联“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就在福建高溪天地会创立的红花庭,也可以说是三合会历史的开端。
不过三合会并不是一个有严密阶层的组织,更像那种加盟店,谁要是认同“反清复明”的理想,就可以宣布自己是三合会的一个分支,可以不听总部号令,甚至可以不知道总部在哪,平时也是各干各的,很难用一句话形容他们到底是一伙什么样的人。

也正是这种“分布式”机制,这个组织不存在被“斩首”的情况,就算总部被一锅端,对组织也没啥影响。香港自从开埠就有大量的码头,自然也有无数码头工人,还有更多的形形色色的人,工人们为了抱团取暖,其他人有其他目的,于是成立了无数的组织。

各种帮会尽管名义上都叫三合会,存在的目的也不太一样,有的是纯粹的工人互助组织,有的向街坊邻居收保护费,顺便搞点黄赌毒。

在20世纪早期,香港的左翼工人运动非常激烈,多次大罢工虽然最后都被镇压,但是逼迫港英政府多次让步。为了从中破坏,港英政府不但抓人,还在工人组织中搞“掺沙子”,鼓励右派工会组织分化。同时利用帮会打击左派工人,黑帮在其中做了不少工作。
因为帮会组织有用,英国人对于帮会犯罪打击力度不大,直到1957年情况有了大变化,把原来的两个部门:严重罪案调查科和反三合会行动组,合并建立了专门针对黑帮的警察部门,“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也就是著名的“O记”。
之所以1957年出现变化,就要说道香港黑帮的第二阶段。

2:国军变成了黑社会

大陆解放之后,香港黑帮有了一次大发展,从大陆败退来了大批人员,其中很多国民党散兵游勇和家眷足足有十几万。
这些人到来之后,有门路的自然是衣食无忧,但是大多数人生活艰难。即使当年风光如杜月笙这种人,在香港都被帮会分子排挤。普通人无依无靠还和香港当地人发生了多次冲突,港英政府怕到处混居出大乱子,把十几万人聚集在当时香港最偏僻的调景岭(这地方以前叫“吊颈岭”,这名字……)。

这么多人在异乡只能抱团,依靠以前的组织架构。至于蒋介石的国民党本身,基本上一直可以说都是个大号黑社会,不能算是个正经现代化政党。在这个基础上,不少人找不到工作就开始自己想办法,很快就从“准黑社会”变成了真黑社会。
何况当时蒋介石还想着“反攻大陆”,不断地向香港的黑社会提供支持,其中比较著名的“14K”和“新义安”,都是前国军军官借了一个三合会分支机构的壳成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所以他们都是隶属三合会,并且一直拿着台湾保密局的津贴。

对香港黑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一件事,是发生在1956年“双十暴动”。每年国民党国庆的双十节,香港的国军残留力量都张挂“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而港英政府因为惧怕刺激大陆这边,对于张挂旗帜有限制,结果到1956年政府人员撕了旗子。不满的人群围了政府部门,警察前来处置结果被更多人围攻,只好调来更多警察。期间大量黑帮带领暴徒开始放火游行,甚至封锁部分地区,对左派机构和政府机构打砸抢,事情彻底失控。

最后严重到港督下令,英军出动装甲车上街镇暴,分区域戒严隔离清理,警察直接向人群开枪。足足闹到14号才平息,死了60人,伤了上千人,抓了6000,判罪一千多。

事后港英政府将这次事件定性:支持国民党政权的三合会成员暴乱,然后开始在香港清洗一轮,把有政治倾向的黑帮分子大量驱逐到台湾去了,比如大家熟知的向华强向华胜,他们的爹叫向前,是个军统的少将,先后参加过成立“14K”和“新义安”,就在那次事件中被赶回了台湾,不过子女们都在香港继续混。

从此以后,香港黑帮就一直没有政治主张,也没有爆发大的群体暴力事件,把精力都放在了钱上。

3:集中精力搞钱

香港可以弄钱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原本的远东经济中心是上海,也是西方在远东最大的根据地,买办们都在那里。但是随着新中国成立,上海的买办们带着生意出逃到了香港和澳门。上世纪50-70年代,香港的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转口加工贸易非常发达。各界都一派欣欣向荣,黑帮自然也不例外。

当时黑帮最挣钱的门路是毒品,因为香港是个自由港,对于人员货物往来管理非常松。香港当年几乎垄断了金三角毒品,特别是坤沙当年的“双狮地球”海洛因,全部从香港转口,以至于打响了招牌。

说起当年香港毒品,前两年香港闹事的一大后台金主,《壹周刊》的老板黎智英,早期在香港混社会,就是个有名的分销商(从老板那里拿货卖给吸毒者)。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弄了不少钱,为以后把握机会积累了资金。所以这货不论是自传还是报道,都只从70-80年代发家开始说,前面的都从来不提。

黎智英是小角色,香港贩毒招牌人物是绰号跛豪的吴锡豪,在最风光的时候一年贩毒过十吨。光是他相关的电影就拍了好几部,还都拍得不错,看过的小伙伴估计都有印象,前两年的那个《追龙》,讲的就是这货。

跟电影里的形象差不多,吴锡豪平时人狠话不多,但是一“开会”就怂得很。对真正掌握黑帮的大佬客客气气的。
所谓大佬,就是警察,当时香港的社会格局非常奇葩。

上层是西方殖民者,而且西方殖民者也分层,当时香港最有权力的不是港督,而是美国驻香港代表。香港是有名的间谍之都,各方势力在这个小小地方都派驻机构,美国代表处光正式员工就有上千,还有不知多少人是他们的外围人员。英国二战后实力不济,只能跟着美国混,在香港也是这样。

中间是华人官僚、买办还有太平绅士(土财主),这些人也有级别财力不同,内部也有各种鄙视链,不过在洋人眼里都是一样的,最多也就是可以利用一下而已。不过有的却是真心和洋人站在一起,但是洋人走的时候不跟着去,留在香港挣钱,却一直不忘洋大人的好处。具体干了什么这几年大家看得够清楚了。

下层就是华人警察+帮会,当年华人在警队地位很低,高级一些的职务全部都是洋人的。华人警察一开始只能做到探长,这位子有多低?香港警察15级,探长在11级到12级之间。可见当年华人地位之低了。

不过地位虽然低,权力不小,英国人还是放任华人管华人。以至于一个探长的位子当年能卖上百万港币,那时一个人每月挣到三百就非常高了,2万块可以买一套不错的房子。这些钱自然是不要警察们自己掏,那时警察和黑帮勾结在一起,准确的说警察是黑帮的老大,以至于香港人说“警察管黑社会,黑社会管治安。”

黑帮在警察支持下弄钱,然后按照“规矩”给警察钱。著名的“五亿探长”吕乐,之所以坐上华人警察一把手,就是把“规矩”整合,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分配比例。让警方上下(主要是拿大头的那些英国佬)满意,其中负责每月收钱并分钱的,就是曾志伟的老爸曾启荣。
在每月“上供”之外,黑帮还要为警察做事,比如对案件提供信息。甚至为了提高警察破案率,黑帮要专门找人(大多是赌鬼和吸毒佬)顶破不了的案子。

警察当然不能白拿钱,除了保证黑帮收益,还要负责排解纠纷分配地盘。以至于吕乐当年白天在办公室安排警察的工作,晚上在家安排黑帮的工作。当时警察拿到钱,很多做正行生意和购置地产,一直收租到现在。以前看《逃学威龙2》,周星星岳母作为经历那个年代的大妈,就说“警察怎么可能没钱?”作为内地人,我当时还觉得奇怪,后来了解历史才知道是以前的正常情况。
当时又赶上香港经济大发展,真的是“岁月静好”。

不过这种“美好日子”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人认识到继续放任后果不堪设想,被迫开始改变香港的社会结构,设立了廉政公署。

很多人以为英国人不堪容忍香港腐败,其实作为万年搅屎棍,英国人就没怎么干过人事。当年一个是石油危机造成经济不稳,苏联的实力隐隐要压住美国。美国越南战争失败之后,亚洲各地革命浪潮又一次到了高峰。

当时英国人在香港还压迫华人,普通民众心目中已经非常不满。如果民众不满爆发,肯定是全港大乱,英国人根本不敢再强力镇压,一旦出现大规模死伤,英国在香港的统治肯定完蛋。这时候精明的港英政府,丢卒保车把群众最有意见的腐败警队抛弃了。并且很多原本英国人专属的高级职务也允许华人担任,勉强把香港的情况安抚了下来。

连警察都一下子全垮了,黑帮的靠山也都倒了。香港黑帮也开始了转型,开始学着做起了正经生意。不少人还就在这时候把握住了机会,比如黎某英就把自己贩毒攒的钱开办了佐单奴,从此成为了富豪。

那个当年一连绑票李泽楷和郭炳湘,到手16亿的张子强。在黑帮多年了都没混出成绩,却在一次合伙炒楼中博赢了一把大的,弄到了一套房子。他从此认定做事就要敢做大的,小打小闹没意思,直到把自己博的枪毙为止。

自此香港黑帮内部分裂愈演愈烈,渐渐地越来越分化,以至于谁都不服谁,各自为战的情况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黑帮分裂使得覆盖范围扩大,涉足到了香港社会各个层面。

时间也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新历史开始了。

4:洗白

在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件大事:一个是大陆改开,一个是大陆确定收回香港。

改开是香港大发展的契机,自此香港经济真正是突飞猛进,一夜之间如同火箭点火。当时香港的火爆,只有日本泡沫时期可以相比,这从大量电影电视中可以清楚看到。

但是收回香港,对于香港上层真的是哀鸿遍野。如果是华人,不论富商还是政府官员,大多数都很淡定。如果有爱国心的就积极帮助祖国建设,如果是买办,要是一心和洋大人走,把家产收拾一下就走了。在中英谈判后,大量英国公司撤资,很多当地富豪也选择移民。以至于当年香港出现了一次巨大危机,之后香港的政治和经济基本面就完全不同了。
当时英国人的心态,基本就是卷起铺盖再最后捞一笔,在回归之前尽量对的起自己,不然没机会了。同时英国人搅屎棍属性爆发,再次开始在走之前埋雷。整个香港基本处在放任地步,末代港督彭定康上任后,进行政改,把手里的权力一夜之间全部下放,立法会和政府各个部门权力大了几倍。并且在各种事情上唱高调,给香港人画了无数大饼。

至于实际措施,什么社会管理城市建设,英国人表示时间不够啊。等回归以后你们找特区政府要吧。
当时对于黑帮的管制,那段时间也弱化了很多。

这一来,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黑帮,面对这个百年难得的机会。积极的转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洗白”。其中最显眼的就是香港娱乐业,渗透之深,以至于几乎所有拍摄都要给黑帮钱,即使如此依然会遇到很多麻烦,于是为了顺利拍摄干脆就和黑帮开设的公司合作。

黑帮进入娱乐圈,于是把帮会里面的事情也编成剧本。其中很多有真正的黑帮人员参与,有专业人士加入,而演员导演对这些片子也不敢不用心,使得香港黑帮片的水准非常高,甚至成为香港电影的一个名片。比起优秀的香港黑帮片,不论美国还是日本的片子都透出一种“假”来。

不过香港黑帮电影,早期因为黑帮是主导,黑帮人士的形象都颇为正面,不但长得帅还有义气讲规矩。而警察要么不露面要么和黑帮惺惺相惜,甚至还是反派,看《追龙》大家就有感觉,跛豪那个人渣,都被拍得人某狗样,最后还弄了点民族主义色彩进去。这种片子给黑帮加滤镜的手法,影响了很多人对黑帮的看法。
随着回归临近,港英政府各种动作不停,首先是改组了“O记”。也就是那个黑帮调查科,把规模扩大了很多。多说一句,新O记第一任老大就是任达华的大哥任达荣。他一直做到港警行动处长,也就是《寒战》里梁家辉演的李国斌的位置。

他成功做到了让大量文件资料“无故丢失”。到了1995年,香港老电影常见的“政治部”都取消了。这个组织隶属英国军情五处,被称为“香港最大的秘密”,从1934年就开张,名义上是做情报工作。其实香港黑帮和各种事都牵涉到它。

当年在香港街上,遇到便衣抓人,如果他们说“政治部办事”,就算你是警察,最好也识趣地走开,不要瞎看给自己惹麻烦。多说几句这个政治部,这玩意本身是个抓间谍的机构,但是没有执法权,也不能随便抓人,于是英国人很机制地安排到了警察系统里,所以他们既反间谍,也是警察,很多帮会成员和各阶层人士都是这个部门的线人。随着这些资料的丢失,很多香港的秘密也消失,刚才说的这些线人也都找不到了。
这些都是英国人传统的“光荣离开”动作,分而治之,销毁资料,提高老百姓期望等等。时间走到了1997,历史再次翻开新一页。
到了回归以后,香港黑帮基本上转型完成,但凡有机会的都洗手做起了正行。

高层的早早完成积累,所谓“黑社会不用脑一辈子都是古惑仔。”能爬到高位的大多就算不太聪明,混了多年也知道好歹,中国对黑社会的态度非常明确。

比如陈惠敏在采访中说“黑社会也是爱国的”,不知道谁是陈惠敏?这人之前就是混黑帮的,从14K双花红棍(帮派最能打,专门武力和人“讲道理”)到现在基本上半退休状态做生意,后来还拍起了电影,算是活成了全香港黑帮人士的楷模。下图这个是在《追龙》里截的,自己扮演自己。



有的黑社会中层人士,还没有到退休的阶段,有机会也都转型做了正行。当然有一些人还在半黑半白的“偏门”挣钱(黄赌毒来钱实在是太快了),但是也都尽量不表现暴力,低调做事,为的也就是抓紧挣够退休的钱。

底层的小角色就比较惨了,可以说有点机会在香港也不干这一行,也基本上没啥出头之日。

对香港整体来说,1997年是第一次回归,黑社会整体迎来了一次重击,谁都知道中国没有黑社会;香港国安法表决通过后,又是第二次回归,到此为止,其他作妖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少了。
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写了那么多字,说了一堆屁话,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说一下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啰啰嗦嗦说了一堆,却没有主题,也就忽悠你这个小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了个去,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领先的自由行服务平台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000,000 位旅行者
920,000 家国际酒店
21,000,000 条真实点评
382,000,000 次攻略下载
中国旅游行业第一部“玩法”
关于我们
关于君达户外
网络信息侵权通知指引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
加入君达户外
旅行服务

君达官方微博

君达官方微信

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猪豆荚

GMT+8, 2025-4-9 18:10 , Processed in 0.1953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