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帮家族》
罗伯特德尼罗帅吧?真帅。
能帅到断档的那种:《教父》年轻版柯里昂;《出租车司机》的莫西干头;《愤怒的公牛》的拳击手;《美国往事》的街头混混;《拜见岳父大人》机车的亲家......
每一面都不一样,每个年龄阶段的魅力都不一样。说实在的,不是把他的履历顺出来捋一遍,我不会意识到这些角色都是他一个人演的。
真正的千面影帝。比如《黑道家族》里这位残忍到神经质的职业杀手Fred,怎么会是《实习生》里面温柔正派的超龄员工Ben?不可能,不科学。
演技好到面相都变了。
而杀人不眨眼,视报复为天命的男主Fred(罗伯特德尼罗),现在正抱着一台老式打字机写回忆录。姿势大概跟我一样。
如果《教父》系列是一部长篇小说,《美国往事》大概是一节生动的历史课,那么《黑帮家族》就是一节短篇讽刺小说。
黑帮大佬反水当人证受政府保护,本来就是一种讽刺。看警官每次敲门Fred一脸惆怅的应门就能感觉到,Fred心里应该一直在给自己做功课:不能捅这家伙,他帮我安排安全屋,也还算是我的朋友,要放过他,放过他,他也是个好人......
影片的另一个译名是《别惹我》,也是意大利语的原文片名malavita的直译。
全家人没有一个长成好惹的样子。妻子Maggie嘴不饶人,刻薄美艳,一看就是身手凌厉能搞事的样子;女儿青春靓丽,浑身还透着一种性感娇憨的肉欲,简直就是个会咬人的水蜜桃;儿子最呆萌,看起来毫无战斗力的样子,背地里却是个收集情报,挑拨离间的社会高手。
相比起来,Fred是看起来最儒雅的了。也仅仅只是看起来,你跑路的时候车后备箱藏个尸试试?还是路上看不惯顺手干掉的。长途跋涉到了法国小镇,三俩眼找到了新居附近能埋死尸的地方,睡前悄悄把事办了,就像出门偷偷抽根烟似的。
可Fred一直执着于自己是个好人。
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确是。如果你愿意用他的角度来看一看的话,你会发现你也想变得和他一样。就像你看到他杀人或把敲诈自己的水管工揍成残废时会感到很爽一样。
社会和家庭把我们教养得很礼貌,以至于怂到想发个怒都需要找一个小黑屋向巨型玩偶挥拳。
Are you happy?
据我观察,只有极少数人有这种即时解决自我情绪的能力。通常他们需要当场解决自我情绪,即必须有能力解决相应的问题,不然容易被反杀。长远来看,这真是锻炼自己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
某次外出我遇到一对母女,妈妈因为女儿把头花弄掉了就止不住的骂自己的女儿。感觉像是不把自己的女儿撕开了骂透了不算完事。女儿像僵尸一样垂着头,毫无反抗,也并没有反抗的意图。在她妈妈的眼里,弄掉了一样东西都快赶上欺师灭祖的罪行了。
多么希望被当众羞辱的女儿能学学Maggie ,被欺负了有胆子炸超市的那种。或者学她的女儿,出手揍公园里的小淫魔直接把网球拍挥断的那种。不然我真担心这种家庭中的霸凌再持续或加深下去,会出现类似推开车门再跳高架桥的惨剧。
那一家子帮派行事的风格也许处处有问题,但唯一没有问题的是他们的自尊心。
奇怪的是,温良恭俭让全是美德,以牙还牙就不是。凭什么不是?
它偏偏就最应该是。以牙还牙从根本上是追求公平公正,应该优先于维持和睦。无规矩无秩序的团圆欢喜,不就是生活的诡辩吗?
你害怕冲突,冲突就欺负你。不处理情绪,情绪就处理你。看看Fred和Maggie的一儿一女,深得法律之外的生存精髓——该出手时就出手。你也可以发现,他们并没有自怨自艾的内心戏,学校午餐碰个头都是梳理复仇计划,看起来比一般的青春期小孩潇洒多了。
“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和只会拉小团体背后说人坏话的人都不是一个层次啊!暗地里耍手段的人就是弱鸡,因为他们连直面自己的阴暗的决心都没有,不管看起来多么强势精明,都不堪一击。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家四个人都是顶级的...好人...
那杀人从不手软的Fred没有心结吗?有,他想向世人诉说自己的故事,求得认同。
童年的悲惨流离给他种下了暴力的种子,他不心狠手辣活不下来。等到了家庭安稳的年岁,发现可以不用暴力的手段过活了,却屡屡克制不住自己。之前都是明目张胆的搞事,现在都懂得遮掩了。
只是寻常日子里的窠臼让习惯了快意恩仇的Fred极不适应。这也是影片预设的一对主要矛盾:杀人如麻的黑帮坏蛋居然在社区里成了最守规矩,讲道理的那位,还会为了一众居民的福祉去和市长谈判。
黑帮大佬洗心革面了吗?也没有,只是杀伐的刺激已经产生了边际递减,Fred开始向往平静平凡的生活方式,偏巧眼里又容不得沙子。转做污点证人还真不一定是有意的背叛,只是改头换面的唯一手段。
可这还不够,他想倾诉,于是写书,于是去电影交流会。
聊的电影是自己(罗伯特德尼罗)演的,导演是导演(吕克贝松)的偶像。也算是打破了次元壁吧。连题材都同样是黑帮生活。
以至于Fred在影片最后一次怅然逃离的追杀中,心里大概想着:好不容易有个能聊天的场合又给整没了。
出书的手稿当然也给炸没了。
里面写着Fred是好人的十条证明,TOP 1 “我从不无端制造痛苦”。
警世良言,有多少人无端制造着他人的痛苦?
邻居话里话外对你的生活方式看不上,老板或多或少的贬低你满足自己的掌控欲,甚至生你养你的父母,也难免挟持你的人生,要平心静气的对待别人真的太难得了。
难道你就应该忍受吗?不,你应该积极划清界限。
电影里用残忍恐怖的手段还击,也许是一种夸大,但逻辑是可以借鉴的。
每次我在书店淘书,总有某某英语的推销员上来推销。如果你在全神贯注的看书的时候,是很容易被吓到的。每当这一刻,我都会很想骂人,但鉴于环境比较安静,一般就是臭个脸,摆摆手就过去了。
但我确实是很想骂人的,因为我被打扰了。凭什么我要被打扰?然后转身就到总台投诉去了。
嗯,对了,我还很擅长翻白眼,下次谁要找我推销,我可以试试这个。
Are you happy now?
Y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