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这是一部没有爱情的爱情电影 - 爱情电影 - 猪豆荚 - Powered by Discuz!

【影评】这是一部没有爱情的爱情电影

发表于 6 天前 | [复制链接]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评】这是一部没有爱情的爱情电影


有人说,电影是梦,银幕是镜。我们走进电影院时就脱离了象征的语境,企图通过凝视,混淆真实与虚幻,进入想象的王国。
1995年,一部由岩井俊二导演的剧情片《情书》在日本公映,并且得到如潮的好评,时至今日,其余温未退。《情书》从名字来看,自带偶像剧属性,但其内核却与如今风靡的“白日梦”式的青春片大为不同。青春残酷物语在于表达了青春的痛苦和其中诸多的尴尬和所谓伤痛,近似于意大利作家莫利亚克的表述:“你以为年轻是好事吗?青春如同化冻中的沼泽”。
记得小时候看《情书》,被柏原崇倚靠窗前顷长的身影所吸引,被这一场极致的初恋所感动。
现在从头再看,明白了这所谓的“经典爱情故事”里根本没有爱情,岩井俊二用“镜子”的手法将一个关于“自恋”的故事幻化成令无数人哀叹惋惜的缺憾。

借用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来说,人类出生后6-18个月的时间段里,是形成自我镜像的过程。一开始,婴儿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会很惶恐,他并不知道镜中的那个人是自己,到大概18个月左右的时候,他逐渐掌握并熟悉自己的身体后,意识到镜中人就是自己,并对中的自己感到好奇,兴奋,为什么会兴奋呢?因为此时人类个体开始产生自恋,也叫镜恋。

在影片中,有两面镜子。拥有相同容貌的博子与树,拥有相同名字的男树与女树,他们分别代表了一个人的两个面。恋爱中那些痴迷的人,你爱的不仅是那个令你魂牵梦萦的ta,更是爱陷入其中的狂热的自己,沉醉于自己奉献出的爱中,忘我的他恋,也是强烈的自恋。

影片一开始是博子躺在雪地中的远景镜头,空洞虚无的眼神说明了死去两年的爱人仍然在她心中,正如著名的爱情故事、影片《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中的对白,那便是:“对于我而言,他没有死”。她寄出那份永远寄不到的信,希望沿着缺席到达在场,但能抵达的只是欲望本身,那个被掏空了现实的填充物。从这里可以看出她仍放不下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幻、自己的爱。

同样地,树(女)在被迫回忆起这段“初恋”时,她只有窘迫难堪;同样地,当树(男)听到老师念他名字的时候,另一个女生喊了到,这巧合被树(男)解读为命中注定,与自己的相似导致树(男)爱上了树(女)。

这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一个拉康意义上的关于现代人的自我寓言,讲述着一个人绝望地试图获取或到达自己镜中的理想自我的故事。


但,这层故弄玄虚的白纱散开,导演要借此表达什么呢?


这或许是一个自我救赎的故事。当然,并不是像《追风筝的人》里延宕出如此宽广的时间、空间,缝合深切的童年创伤那样。只是通过一封信,树(女)找回那段被屏忆的伤痛背后的不曾明言,过迟体认的爱,而博子也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开始新的生活。

回想起来,影片中没有任何一段完满的情缘:秋叶茂深深地爱着博子,博子却无法忘怀死去的藤井树,秋叶茂的女弟子绝望地爱着老师,却深知自己不可能取代博子,少年树曾试图想要引起少女树的关注,他们也还是错过了。喜剧式的,小樽的邮差显然爱着树(女),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真是一个奇怪又真实的世界。

似乎也正是偶像剧的真意:尽管偶像剧通常以爱情故事取胜,但却是对不能完美的爱情的叙述。偶像剧带给观众极尽想象的能指,实际上维持着对幻想的抛弃,并持续这欲望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领先的自由行服务平台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000,000 位旅行者
920,000 家国际酒店
21,000,000 条真实点评
382,000,000 次攻略下载
中国旅游行业第一部“玩法”
关于我们
关于君达户外
网络信息侵权通知指引
隐私政策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
加入君达户外
旅行服务

君达官方微博

君达官方微信

关注我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猪豆荚

GMT+8, 2025-4-7 05:23 , Processed in 0.09181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