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先声明,本人心理学专业,正在学精神分析的部分。关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我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看深海前半段的时候,所有的意象,意识流的描述,包括海精灵对应执念和生本能,丧气鬼对应抑郁情绪和死本能,因为是对潜意识的描述所以比较混乱,就像跟精神分裂患者对话,这些都是理解的。我觉得前半段都还是不错的,非常实验性的尝试,可能有点用力过猛的情况,但也还是可以接受。
但是《深海》的后30分钟完全让我觉得非常不适。首先,30分钟太短了,很难流畅地给你呈现南河这个人物的多面性,前后的转变很不自然,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而且台词十分薄弱幼稚,缺乏深度,就像把观众都当成幼儿园小朋友看一样。
其次对于抑郁症的描写可以说是一笔带过,非常唐突。导演把青少年抑郁症,原生家庭问题,离异,自杀,救赎等等一系列应该花时间描写的现实问题模糊化处理,用大量的浅薄情感充斥了整个桥段。确实有很多观众会有共情。原本我在看电影开头也是有共情的,因为以前得过好几年双相情感障碍,也没什么家庭归属感;可看了最后这段之后就只剩尴尬的表情了,我旁边甚至有个人笑得很大声。台词如同教唆,单薄乏味:“希望你今后的每一次笑都是真心的。”感觉就像个冷笑话一样,如果是在咨询室里,我的咨询师这么跟我说话,我可能会想打人。
关于抑郁症的电影,不如去看冯·提尔的《忧郁症》;这类题材很难拍,十个有九个拍不好。
不过我最不理解的还是这部电影上映后评价不是差评而是两极分化。有些人指出剧情节奏有问题还会被各种阴阳怪气,说你看不懂啊什么的。我觉得就算制作组精心打造,导演以前的作品也足够让人满意的情况下,它也还是像一份没有完全洗干净的九转大肠一样,能吃,但没洗干净。 |
|